学校主页
太阳成集团tyc33455
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世界遗产研究所
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旅游数据库

学生党建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党建 >> 正文

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组织学生到永利川厂开展工业遗产研学

日期:2025年06月15日 15:42    浏览量:次    作者:孟凡帅

本网讯(文/孟凡帅、图/林雨桐)6月13日,四川世界遗产普及基地组织大学生研学团队前往乐山市五通桥区永利川厂(现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内)开展工业遗产研学,重温峥嵘岁月,探寻中国工业发展的筚路蓝缕。

1937年“七七”事变后,天津塘沽遭日军强占。民族企业家范旭东拒绝与敌合作,为保存民族工业,辗转入川重建化工基地,在五通桥区老龙坝重建永利川厂,并将川厂区取名“新塘沽”,厂区道路以沿海省市命名,以继承永利在塘沽的事业,永铭国耻。抗战时期,永利人以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尽艰辛,坚持制碱生产,支持全国抗战和大后方工业民用,留美科学家侯德榜这里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侯氏制碱法”,把纯碱工业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于1953年被授予新中国第一号发明专利。1965年,为支持“三线建设”,在永利川厂旧址拉开了保密军工单位东风电机厂的建设序幕,无数东风电机人舍小家为大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为新中国的军工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如今一代代的永利川人,仍然在祖国的工业建设的征程上发光发热。

研学团队通过参观展览馆、厂区、厂房等,感受“自尊自强的民族气节、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怀”,被永利川厂和永利川人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所深深折服,纷纷表示一定要传承前辈的“三线建设”精神,将爱国热情转换为实际行动,将个人发展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为新时代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Baidu
sogou